冬天主打一个“藏”,所以从冬天开始储备和养护阳气,是一年的健康之本,而咱们老百姓养阳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吃姜、用姜。
可别小瞧了这几片姜,国医大师路志正就是生姜养生的受益者,有着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每天吃两三片生姜,已坚持吃了40多年。
接下来红杏林老师就告诉大家3种生姜的用法,帮助大家打通血管淤堵等问题。
一、食之
1、姜泡醋
现代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的姜辣素等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凝集,从而起到预防血管堵塞的作用。
用醋泡过的生姜,借助醋的收敛作用,把生姜的发散和温暖作用发挥到极致,提高体温的同时让体内湿寒消失。
醋泡生姜,使生姜里的一些成分,融入到醋中,能促进血液循环,并降低血液中脂肪的含量,有降血脂的功效,有高血脂高血压的朋友都可以食用。
醋泡生姜,又名还魂汤,提升人体阳气的功效。国医大师路志正每天必吃的就是醋泡姜。
材料:生姜、米醋(陈醋也可)适量、密封容器
生姜切片,不要切得太厚,太厚了后期的浸泡不容易入味,不用去皮,尽量切得均匀;把切好的姜放到瓶子里,把米醋倒入瓶里,注意,这个瓶子一定要洗干净,瓶子里面不能有油,以免生姜变质,米醋一定要沒过姜片。
放入冰箱冷藏室,一周以后即可食用,每天3片取出放至常温服用。7-9点胃经当令,此时吃姜更有助于升发胃气,促进消化。红杏林老师不建议中午或晚上吃,尤其是晚上。
二、敷之
除了吃醋泡生姜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杜宏波也一直在推崇这些外用法,学会了能顶一个“老中医”!
1、出现肚子腹胀、消化不良的人
鲜生姜、葱白各100克外敷肚脐,研细用纱布包裹敷在肚脐上,每12小时更换1次。
生姜归脾胃,能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阳气,开胃健脾消食去滞;葱白归肺胃,有散寒通阳、温经通络之效。
2、出现受寒反复呕吐的人:
吴茱萸(炒)30g,生姜1块,香葱10根,共捣成饼,蒸热敷贴在脐腹处,可以治寒性呕吐。
3、面部、手部有老年斑的人:
生姜片5片,白醋,浸泡10分钟左右。这个姜片在我们的斑点上面去揉搓到微微发红就可以了。
因为姜片里面含有姜辣素的成分,不但消除这些老年斑,还能预防这个老年斑的生成。
除了用生姜外敷,日常生活中红杏林老师建议大家需要多吃蔬菜,我们少吃荤菜、精米。
4、受寒咳嗽、清水鼻涕的人:
还伴随咳痰清稀、痰白稀薄、舌苔白。这个时候生姜就要去皮后,再榨汁了,兑一半温开水,生姜与温水的比例是1:1。
把姜汁刺激背部的肺俞穴、大椎穴、风门穴,有温宣肺气、疏散风寒的作用,这个方法一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用。
三、灸之
1、脾胃寒凉、手脚冰凉、阳气易损耗的人
隔姜灸: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和生姜的发散作用,更好地透入肌肤。
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在肚脐上,点燃艾柱在姜片上,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天艾灸3-6壮,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红杏林老师认为冬天艾灸是最好的,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对于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等,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姜片上的一个小艾柱就叫一壮,有时间的朋友可一起灸关元穴,两个穴位一共灸6壮,会感觉艾的热度在全身涌走。
有些朋友灸时连双腿的关节都会感到热度,也有些朋友灸后睡得很好。
艾柱烧到底部的时候,生姜片会烫,别忍,直接换新艾柱就好。
另外红杏林老师不建议高血糖的艾友采用隔姜灸,不是效果不好,而是因为隔姜灸万一烫伤起水泡,高血糖朋友伤口不容易愈合。
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