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经 红杏林专业审核团 审核-
内容要开始啦,拿好小本本记好哦~
这属于道家养生方法,你每天不定期做一做,可以打通肾经。肾经通,之后无论是补、是泻,效果都会好许多。
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平躺,取与肚脐左右相隔1厘米的地方,按压,直到你没法再往下为止。
停留30秒,放开,重复这个按压动作,做到10次以上。
期间,你可能会感觉到酸胀,有痛感。这是正常的,你不需要担心,坚持做满10下,你会发现:自己的脚正一点点变热。这说明,肾经通了,温养足跟。
但是,要注意:孕妇不可按,月经期间也不能按。
在肾经得以打通的基础上,我们再利用艾火温通经络、补虚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针对性的选穴进行艾灸,就能很好的调理足跟痛。
那么,我们应该艾灸哪几个穴位呢?
它们分别是:阿是穴(即疼痛处)、昆仑穴、太溪穴、涌泉穴。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即可。
《备急千金要方》指出:“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
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足跟疼痛取阿是穴灸之,有直达病所之功。
昆仑穴位于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古文献有记载:“踝跟骨痛灸昆仑。”
即此穴是调理脚踝、脚跟部位疼痛的的效穴。
找昆仑穴并不难,首先找到小腿外侧下端的最高骨,这个地方的学名为外踝尖,做好标记,再在脚腕后找到一条大筋,其名为跟腱。在外踝尖和跟腱中间的凹陷处,就是昆仑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溪流,经常艾灸太溪穴可以使人肾精充足、精神充沛、腰膝壮实、行走有力。
太溪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而涌泉穴是补肾壮阳的要穴,灸之具有强筋壮骨的作用。
《内经》中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涌泉穴取穴视频,找不到穴位可以看看哟~
通过艾灸,一方面可以通经活络,另一方面可以为足部补足气血,还能调理肾虚症状。
当足部气血充足、经络通畅、肾虚症状得到改善,足跟痛自然可以被缓解。
在艾灸调理期间,足跟疼痛的患者还要注意:
1.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选择舒适的鞋子,少穿薄底布鞋和高跟鞋;
2.常泡脚来改善足部气血循环,缓解足跟痛。还可以在水里加点艾叶或者陈醋,泡的时间要超过10分钟;
3.每天晨起用手扳脚趾来抻抻足底的筋,或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能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
黑色独入肾经,食用黑色食品能益肾强肾,结合上面提到的两种外治法,可真正做到从内到外调理足跟疼痛。
常见的黑色食物有哪些呢?
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等等,这些东西适当多吃一些,对补肾强筋大有帮助。
可别看它们黑不溜秋的,一点也不起眼,把它们吃好,你能帮自己调理好多年老毛病!
大冬天,该怎么调理足跟疼痛?以下总结请收好~
1、双手按压肚脐两边,做满10次,可打通肾经。
2、分别艾灸阿是穴、昆仑穴、太溪穴和涌泉穴,每个穴位各灸10分钟,可以温补肾脏。
3、平日多留意黑色食物,多吃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食品,与按压、艾灸相互配合,可内外兼调,从根上解决脚后跟疼痛。
这些方法,表面是调理足跟疼痛,实际却在温补肾脏!
不管你脚后跟疼不疼,把这些方法用起来,都能养护好两颗肾,防治很多因肾经气虚产生的病症,比如:黑眼圈、易脱发、夜尿多、下肢浮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