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红杏林用中医对抗新冠的故事;这是一篇无论什么时候,红杏林都会携手中医带来希望的故事;为什么能快速上下一心,抵抗寒冬?又是如何做到1天减少痛苦,最快3天转阴的呢?看TA们,做了什么。
因为TA们这个冬天如春天温暖
与新冠的缠斗是贯穿2022年的宏大叙事,从封控到放开,一瞬间完成了历史的转变。
今天,杏林君带大家看另外一面,为什么红杏林能有事真上,第一时间全力以赴抗疫?正如容总所说:“有药没药,第一时间去医馆,放心。”
放心的是大家一起想办法。因为新冠导致脉象很弱,研发的前三天几乎摸不到。为了详细收集信息,帮助大家好的更快,只能不眠不休的熬着,盯着细微变化。
放心的是大家一起搭把手。病毒来势汹汹,医师的身份不能给他们带来保护罩,小伙伴们逐渐出现症状。人手不足没关系,总部来帮忙。
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怎样,但如袁凯所说:身穿白大褂,就必须上。所以即使病来如山倒,尹章杰、黄贤华、李宏强、谢志坚等医师喝着自己开的药,帮大家抵抗病毒。还细心叮嘱药要如何喝,不要自作主张加大剂量和乱吃东西。
放心的是药能及时送到手上。同样,兼顾收银和寄快递岗位的尹娇艳,一天要寄100多次药,一个人的手机最大只能下5单。咳嗽着、蜷缩着找别人要手机下单。在袋子上写取件码和姓名,心里想着:快递员快来,让大家早点收到药。
只要中医师开出了新药方,何志荣就担心没有库存。每天悬着心清点10几次,用A4纸写上醒目的药名,方便大家一眼就能找到。凌晨1点20,最后一副药完成,何志荣已经快站不住了。
临时库房里,整齐码放着药材
正是一声声咳嗽,走廊上扶腰,瘸着走路的“碎片”,赶走了焦虑,拼凑出安全感和幸福感。
药,是2022年最后半个月的关键词,但因为有伙伴,“怎么办”三个字,再也没有出现过。
除了员工外,一直支持我们的你们也不能忘。生病的时候人是最脆弱的,希望能得到外界的帮助和安慰。红杏林中医门诊部开通的线上咨询服务,六个新冠公益群不断闪烁,每个人都在焦急闻讯。
他们揉着眼睛、捶着酸胀的腰、坐下也要缓慢坐。伴随着太阳和月亮,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有上千只手和嘴,第一时间解答大家的咨询。
欧宇芳说:“想得很简单,只要能用得上我的,我必尽力而为。连续两周没有哪天早于11点离开。多数是晚上发烧,当天必须开药寄过去,四个软件(飞书、企业微信、微信、钉钉)同时都有人线上咨询,不断切换的同时,还要辅助孙医师收集信息。”
杨冯乐说:“激动中伴有紧张,激动是因为这对中医界来说都是一种机遇,可以通过这次的开方,给更多人证明中医的疗效。紧张也是由于这种疫病在古代很多,但到了现代社会后,中医参与的程度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也是第一次经历,后面基本上就在医馆直接睡了。”
孙白杨说:“没有最晚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睡,因为有个别患者复阳的、有高烧吐血的,每天情况都很紧急,不能放松。”
比起书写如何对抗病毒,实实在在挨个解答,解燃眉之急,是大家最想看到的。中医师们用一个个字,传递着:阳了并不可怕,你们不是孤立无援的信息。
因为TA们这个冬天皆是陪伴
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危险,如果能够辨识清楚并做好有效的防范,问题就是可控的。
7号,容总带领中医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发展中心等各部门拉响警报。
每天煮防疫茶,加强自我防护,思考如何传播有用的知识能让大家更容易接受。
12日开启应急筹备工作,13日为每个团队配备了专属“家庭”医生。让大家不舒服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找到人求助。
身为中医研究院的周米叶医师主动请缨,根据疫情侵犯人体的路线,从解表、清热、开胃醒脾、祛风寒湿的角度选药。
和一直奔走在咨询路上的黄昆一起完善,最终有了烟熏消疫方。为了给大家一个好的上班环境,坚持早上7点到达公司。
第二批早早到公司的是派到每个部门的BP同事,9楼的黄莎单独一个人坐在最边上,和大家隔开,却每天人来人往。
一旦有不舒服的迹象,都在这报备、测量体温、喝应急药。还要处理日常事务,咳嗽声不断,苦中作乐笑称:交响乐开始演奏了。
李宏强不放心女生大晚上回家,坚持送回家自己再回去,到家时已经凌晨1点多了,第二天还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
中医门诊部经理李巧,明明自己还病着,全身裹着严严实实,站都站不稳,走路飘着看病,却帮伙伴装药。
中医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安瑞,为工作中的小伙伴做推拿,缓解新冠不适。
更有每天BP同事每天的暖心问候、医馆的教室变成可容纳7、80人的调理室,以及邀请各项目主讲老师录制防疫视频,提供技术保障等。
大家都分身乏术,每个人在这场战斗中都是“英雄”。
在你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背后,他们在守护你的安全,为你的健康添砖加瓦。
因为TA们这个冬天总有人在帮你
躺在床上,看着一封封感谢信的时候,心里想着:在红杏林工作真好。
谢亮的爸爸18:30全身疼痛、没有味觉、咽喉疼、咳嗽、恶寒怕冷,找了两家药店都没有药。
情急之下联系了黄贤华医师线上咨询,临时去医馆拿药的他,看到的是抓完药的中医师累到直接坐在地上休息。
范竞涛的老婆有基础病,了解情况的黄昆医师单独出一方。由于已经是晚上11点,外面药店都关门,最后去中医馆开药。
到医馆已凌晨12点却还灯火通明,打包的、联系快递员的、煎药的、喝着自己开的药看诊的,硬撑着忙得不知道时间。
在外靠朋友这句话不如改为在外靠同事,这个冬天总有人在帮你。
贺亮出现症状的时候比较严重,就近原则先找黄昆施灸,为了让他保持精神,一直和他聊天,还帮他联系医馆。
李宏强医师见到贺亮后,反复多次把脉含服小药粉,协助他躺在理疗床上,一个多小时的忙前忙后让他有所缓解。
因为医馆给予的相信和保障,大家才会在遇到困难的第一时间找中医师免费看。也让人觉得,2022年的冬天如春天般的温暖。
你需要TA们便在
绝望里有希望,废墟中也会开出鲜花。在多变的环境中,中医师们带着“一颗红心只为照亮杏林”的使命咬牙坚持着。发挥专业特长、辨证创新和凭借“成就客户”的心,轻症换重症,保证岗位上有人。
让大家如同倦鸟归巢那般,任凭这世上有再多繁华迷人眼,只要在这,就感到安全,感到欣慰。
疫情是狼,在遍地都是羊的情况下,它肆无忌惮,但我们有带着暖意,给人希望的中医——提供安全的房子,把大家保护起来。
不管前方会面临什么,红杏林都会冲在最前面。如果你有需要,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值班医生。
岁月会更替,记忆会褪色,但真诚的服务和守护健康的心,是恒久不变的存在。